中國中化發布業內首款農業種植AI大模型“iMAP” |
時間:2025-07-29 來源:中國中化 視力保護色: |
在傳統農業向智能化加速躍升的關鍵階段,AI“超級大腦”正在走進田間地頭。7月28日,中國中化發布業內首款農業種植大模型“iMAP”。作為數智時代的“新農具”,iMAP具有可解釋、可追溯、機理驅動的智能算法新架構,實現作物機理、大模型和智能體三體融合,推動“從土壤到豐收”的全周期數智化農服升級,破解農業生產“經驗依賴”難題,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注入數智新動能。 iMAP農業種植大模型在北京發布會現場正式亮相 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李凡榮,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焦健,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副局長桂剛,中國移動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陳懷達出席發布會并致辭。中國中化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首席技術官張方主持發布會。國家數據局、農業農村部、中國信通院、中國農科院、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相關部委和行業合作伙伴嘉賓等出席活動,共同見證這一重要發布。 破解行業痛點 打造數智時代“新農具” 自2023年“大模型元年”以來,AI技術在農業領域加速應用,農業知識問答、病蟲害預警、監測預警等功能不斷涌現。 但從實際應用看,農業AI應用行業仍處在起步階段,背后原因在于:一是農業數據分散,讓模型開發“難為無米之炊”;二是種植條件千差萬別,如果不能適應不同地區、不同作物的實際需求,容易“水土不服”。 針對這些痛點,中國中化依托旗下先正達集團中國在全國26個省建設運營數百座MAP技術服務中心、線下服務規模超過4000萬畝的獨特場景優勢和強大數據支撐,整合超千萬量級的農業知識資源,形成基礎知識、環境資源、生產種植等6大農業主題數據,10余類多模態高質量農業數據集,構建起可解釋、可追溯、機理驅動的智能算法新架構,實現作物機理、大模型和智能體三體融合,推出農業種植大模型“iMAP”。 iMAP具備四大核心優勢: 技術首創性:首創“作物機理×大模型×智能體”融合AI系統。 數據完整性:擁有真實、海量、高質量的全產業鏈農業數據生態。 產業變革性:推動“經驗種植”向“工業級標準生產”躍遷。 推廣實用性:設計貼近農民需求,操作門檻低。 這一更懂農業、更為農民的AI大模型,也入選了中央企業戰略性高價值場景應用案例。 更懂農業? 從“憑經驗種地”到“靠科學管理 iMAP通過結合作物生長規律、人工智能算法與智能服務,突破傳統模型對經驗依賴強、決策過程不透明的局限: 專業農學思維:iMAP把作物機理教給AI,不只是給出決策方案,還能講清楚科學依據,讓智能決策更加科學、可信。 農業數據生態支撐:融合作物生長、農業環境與生產作業的多源信息,支持文本、圖像、視頻等多模態集成分析,為智能決策提供系統化的數據支撐。 全周期覆蓋:貫穿“耕-種-管-收”農業種植全過程,具備高精準、高可靠的復雜任務處理能力。 更為農民 讓科學種植方案觸手可及 依托覆蓋全國核心種植區域的數百家MAP技術服務中心和專業農藝師團隊,iMAP構建起“線上智能決策+線下貼身服務”的融合服務模式,有效打通農業科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讓前沿的AI技術真正落地生根,覆蓋種植全周期的關鍵環節。 目前,iMAP首版產品正在內蒙古和東北等主要糧食產區開展應用驗證,圍繞玉米等主糧作物,試點面積已累計100萬畝。 借助iMAP農業種植大模型的智能感知、分析、決策,農戶在作物全生命周期的播前種植規劃、種植方案生成、種植監測預警和動態產量預估等核心環節獲得了強有力的可量化解決方案,初步實踐成效顯著: 增產增收:農事決策時間縮短75%,節約水肥10%-20%,增產8%-10%,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畝均增收約150至200元。 降碳減排:部分地區還實現農業生產碳排放有效降低。 典型案例: 在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MAP合作示范戶高賀正試用iMAP管理2213畝玉米農田。過去他依靠經驗種植,作物病蟲害常常防控不及時,產量也不穩定。如今,只用打開手機,簡單把需求“說”給iMAP,系統便會根據區域、作物、環境等條件,推送作物品種、肥料和植保的具體定量實施方案。在田間管理環節,種植者依托iMAP農業種植大模型監測預警能力,還能及時掌控作物田間長勢、土壤墑情和病蟲害等異常信息。“iMAP的使用門檻很低,普通農民也能輕松上手使用。今年玉米長得勻,蟲害也壓得住,心里比以前踏實多了。”高賀說,“今年長勢明顯更好。” 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李凡榮表示,作為首批開放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中央企業,中國中化大力推進“AI+農業”示范工程建設,上線投用中國中化人工智能平臺,先后發布“天樞”化工智研大模型、“iMAP”農業種植大模型等創新成果,將人工智能工作融入公司發展全局。面向未來,中國中化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人工智能的決策部署,更加深入推進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項行動,持續深化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促推企業增效、產業升級,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中國中化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焦健表示,中國中化將充分發揮公司的農業領域國家隊作用,對內不斷深化種植大模型與農服業務融合發展,鞏固獨特優勢,增強企業競爭力;對外持續加強與行業伙伴的協同合作,擴大推廣應用,賦能產業升級,切實將iMAP農業種植大模型打造成為我國農業領域標桿性大模型,助力農業強國建設。 科技提“智”,農業向“新”,人工智能為農業帶來無限可能。未來,中國中化將持續加強科技創新,推動農業邁向更現代化、更可持續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