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博物館成功舉辦首屆“小小化學家”研學營 |
時間:2025-08-01 來源:博物館 視力保護色: |
近日,中國中化旗下中國化工博物館迎來了一群熱愛化學的小朋友。作為中國化工博物館首屆“小小化學家”,研學營營員這群充滿好奇心與活力的“小小化學家”們,遨游中國化工博物館為他們精心構筑的廣闊化學世界,做實驗、逛展覽,提問題、學知識,領略化學魅力。 做實驗是基本功“小小化學家”解碼精彩科學奧秘 化學魔法秀 研學營以一場生動有趣的化學表演秀拉開序幕: ? “超低溫液氮”帶來夏日清涼風暴; ? “大象牙膏”經過化學反應噴出試管; ? 巧用秘方讓疲憊的“皮卡丘”恢復活力; ? 利用“糖衣炮彈”模擬一場天空冒險…… 精彩紛呈的化學展演為小朋友們呈現了一幕幕科學奇觀,奇妙的化學反應現象作為打開化學之門的“金鑰匙”,帶領孩子們深入魅力無限的化學世界。 探究實驗課 看過了精彩的“奇妙化學之旅”化學表演秀,化博研學營為躍躍欲試的小營員們準備了“豪華的”實驗課大禮包。 從“化學小觀眾”到“小小化學家”,小朋友們一次性解鎖“探秘印刷電路板”“鹽水小車”“色彩中的化學”三場精彩實驗,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親眼見證,親手解碼:電路板上的銅如何顯現?鹽水小車的動力來源于哪里?扎染工藝背后有著怎樣的奧秘? 研學過程中,“小小化學家”們對化學科學原理有了“眼見為實”的親身體驗,對化學的興趣和熱愛,更加濃厚。 “輸出”才是真本領“展館講解員”體驗科普講解之旅 走出實驗室,踏入展廳,“小小化學家”們手持“探索地圖”,開啟一場奇妙的打卡之旅。 觀摩升煉倭鉛的工藝和猛火油柜的設計,仿佛“穿越”回古代,親眼見證古人利用化學創造價值的原初智慧; 走近“人造自來血”“繼武前徽”牌匾和馬蘭紙,在近代先驅者們的奉獻與探索中感受化學工業的啟蒙之光; 經過“新中國”輪胎、“飛鴿”自行車,在新中國自力更生的崢嶸歲月里看到化工奠基的堅實腳步;與PBO纖維、“金蘆葦”大廈零距離,深入體驗中國中化的前沿科技和企業文化…… 一張張小小的貼紙,追隨著孩子們輕快的足跡,在地圖上一點點填滿,不僅丈量著展廳的每一寸空間,更串聯起從古代智慧到現代科技的化學發展長卷,成為這場探索之旅最鮮活的印記。 隨后,營員們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好好吃飯”和“好好學習”兩個主題,一個個瞬間化身為滔滔不絕的“小小講解員”: ? 吃飯的碗如何制作? ? 調味的味精有什么故事? ? 給作物加餐的化肥如何發展? ? 種子的“外衣”有什么作用?“好好吃飯”組的小朋友化身“飲食偵探”,解碼飲食中的化學奧秘。 ? 學習用的紙張從哪里來? ? 化學如何傳入中國? ? 近代化學的杰出代表都有誰? ? 為大國重器奉獻一生的科學家有怎樣的經歷? ? “海水不咸”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好好學習”組的小朋友化身“科學家傳承者”,了解、講述科學家的動人事跡和偉大成果,在場的每位小朋友都深受科學家精神的激勵和鼓舞。 展廳的“小小講解員”,自信發聲、勇敢開麥,接力完成精彩講解。 為期兩天的研學活動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通過多樣化活動激發營員們對化學的興趣,為他們提供了一場沉浸式的科學探索之旅。 作為首屆研學活動,這不僅是一次別開生面的科普教育嘗試,更彰顯了中國化工博物館在青少年科學素養培育領域的創新探索,以館藏為媒,用互動作橋,讓科學精神在更多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長。 |